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 正文
全球滚动:小小粽子 蕴藏中医养生之道
来源:光明网  时间:2023-06-24 14:36:17
字号:

■香囊内含多种中药粉,有清香、驱虫、避瘟、防病的功效。

粽子具有温中、健脾、养胃、清心火、养肺阴等功效。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源远流长的端午民俗,与中医文化有着密切的渊源。端午节吃粽子、悬艾叶、药浴、佩香囊,这些端午习俗其实蕴藏了不少的中医传统养生知识。今天,我们请厦门市中医院的医生来给您一一分析。

文/记者 兰云丝

通讯员 倪晶莹

图/刘东华

粽子可以养生 囊括健脾养胃等功效

厦门市中医院主任中药师江昌铭介绍,从中医角度来看,端午吃粽子、悬艾叶、药浴、佩香囊这些沿袭千百年的传统习俗,都蕴藏着传统的中医养生文化。

江昌铭说,粽子是端午节必备的食物,它除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祈福求子、祈愿功名等寓意外,在中医养生上也有一定的意义。粽子的主要原料是糯米和粽叶。糯米,味甘性温,有补中益气、健脾止泻的作用,《本草纲目》中提到,糯米能够“暖脾胃,止虚寒泄痢,缩小便,收自汗”。孙思邈也说糯米可以“脾病宜食,益气止泄。”所以,小小一个粽子就囊括了温中、健脾、养胃、清心火、养肺阴等功效。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糯米性温质粘腻,有助火的副作用,如果胃肠道湿热偏重的人,并不适合食用,会加重胃肠道湿热症状。此外,因糯米粘腻难消化,平时消化功能较差的人也不宜多吃,否则会加重消化不良。

粽叶也是中药 可清热止血解毒消肿

江昌铭说,包粽子的粽叶其实也是一味中药,南方一般以箬叶为主。箬叶,《本草纲目》说它“甘,寒,无毒”,具有“清热止血,解毒消肿”的功效。北方以芦苇叶为主。芦苇叶也是甘寒之品,可以清热凉血。总体来说,粽叶的甘寒之性可以清心热、养肺阴、补肺气,正好可以纠正六月人体的心火旺、肺气阴两虚的生理特性。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插艾和插菖蒲是端午节重要的内容之一。家家户户洒扫庭院,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中医以艾叶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化湿开胃、杀虫灭菌的药物。

“洗了端午澡,一年身上好。”民间端午节还有药浴的习俗。端午在古代又称“浴兰节”,屈原曾在《云中君》里记述:“浴兰汤沐芳华。”这里的兰不是现在的兰花,而是菊科的佩兰,佩兰气味芬芳、解暑祛湿、醒神爽脑。药浴用药随各地不同习俗略有不同,有的地方洗艾草水,有的地方用五枝汤(桂枝、槐枝、桃枝、柳枝、麻枝)洗浴,可疏风气、驱瘴毒、滋血脉。

佩香囊也是端午传统习俗之一。香囊又叫香袋、香包、荷包,一般内装香料,用五色丝线缠绕而成,或者采用彩色绸缎或布块包上棉花,掺和川芎、排草、芩草、丁香、山艾、细辛、甘松、白芷、甘草、雄黄粉等中药粉,有清香、驱虫、避瘟、防病的功效。

【健康提示】

夏至过后须注意

这类慢性病易发

今年夏至和端午相连。在中医养生中,夏至被认为是阳气最旺盛、阴气最衰弱的时期,中医强调“养阳生阴”的原则,此时更需防范慢性疾病的发生。

夏至过后,标志着炎炎夏日的到来。冬季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那夏季是不是就可以安心了?其实并非如此。厦门瑞来春中医门诊部主任周继政说,烈日炎炎,人体会通过大量排汗来调节体温的平衡。夏日人体的血液循环会加速,会加重心脑血管的负担,使血压升高。

如果此时水分补充不足,还有可能出现血容量不足、血液变黏稠等情况,甚至可能引发心肌梗死。对于本身就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来说,这个时节更要注意。夏至后,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还容易出现食欲不佳、抵抗力变差等情况,身体变虚弱,这时候更容易遭受病毒的侵害。

因此,有慢性病的患者更要注意避暑,也要更主动饮水,不要等到口干舌燥时再猛喝冷饮。饮食上清淡少盐,减少脂肪的摄入,适当补充蛋白质,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摄入足量的钾、镁、钙等微量元素。

糖尿病患者要定期检测自己的血糖水平,注意保持皮肤卫生,避免创伤以及伤口感染。

来源:厦门晚报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