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客网·新能源6月13日 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日前发布的研究报告,2026年全球电动汽车保有量将超过1亿辆,2040年则将达到7亿辆。与今年年初统计的2700万辆电动汽车相比,这些数字有了大幅增长。
而根据国际能源署发布的报告,全球电动汽车在2022年的销量超过了1000万辆,预计2023年销量将增长35%,将达到1400万辆。
(资料图片)
新兴市场电动化提速
电气化趋势已经迅速扩展到所有的交通运输部门,从电动自行车到重型卡车。值得关注的是,印度、泰国和印度尼西亚等新兴经济体的电动汽车普及率正在显著上升。
印度2022年的电动汽车销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100万辆,与2021年的322,877辆相比增长了300%以上。
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势头不断增强,许多新的市场机会正在出现。根据BNEF在研究中设定的基本经济转型情景,预计2030年全球所有细分市场销售的电动汽车累计价值将达到8.8万亿美元,2050年则将达到惊人的57万亿美元。
这一情景假设强调了电动汽车和电池在各国产业政策中的核心作用。因此,世界各国为吸引这一新兴行业的投资而展开的市场竞争预计将在未来几年加剧。
交通运输行业朝着净零目标方向发展
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建设
在经济转型情景下,全球所有类型电动车辆的电力需求预计将从2022年的210TWh增加到2030年的1,027TWh,将快速增长五倍,2040年将再增长三倍,达到3,251TWh。
而在此期间,世界各国需要累计投资1万亿美元以上,用于建设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
在电动汽车加速普及的同时,交通运输行业对石油的需求正在接近峰值。电动汽车的崛起将导致全球在2027年对燃油总需求达到峰值。在美国和欧洲的需求达到峰值之后,预计到2024年,中国对燃油的需求也将达到峰值。
此外,该报告还强调燃油汽车销量将会下降,燃油汽车销量在2017年已经达到顶峰,并且正在稳步下降。尽管在新冠疫情消退和供应链挑战减缓之后,燃油汽车的整体销量出现反弹,但预计到2026年的销量与峰值相比将下降39%。
电池原料供应
该报告还呼吁,到2030年底,世界各国在电池和零部件工厂投资将达到1880亿美元以上,以支持不断增长的电动汽车市场。
尽管对电动汽车快速普及的预测看起来很有希望,但BNEF在该报告中强调,鉴于锂在电池生产中的重要性,全球迫切需要解决锂供应不足的问题。
在BNEF设定的净零情景下,预计锂的需求到2050年将增加22%。然而,与其设定的基本情景相比,到2035年,钠离子电池的应用可能会使锂需求减少近40%。
此外,BNEF在报告中强调,小型电动车辆更有利于实现气候目标。虽然三轮电动车能够很好地实现这一雄心勃勃的目标,但电动公交车和电动自行车也很接近这一目标。然而,商用货车、乘用车和重型卡车需要额外的政策支持,以保持走在净零目标的轨道上。
因此,各国政策制定者应优先考虑努力缩小这一差距。而简化电网投资、电网连接和许可流程对于支持卡车运输行业转型所需的广泛充电基础设施至关重要。
迈向净零排放
根据调查结果,这份研究报告为各国政府和行业利益相关者提供了具体建议,其中包括:
BNEF:2026年全球电动汽车保有量将破亿,2040年达到7亿辆 2023年3-4月全国锂离子电池总产量超过138GWh,同比增长45% 汽车锂电池资源不够用怎么办?从海水中提取锂被寄予厚望 中国汽车电池优势巨大 或将复制日本汽车当年成功故事 华为侯金龙:融合数字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迈向数字能源新时代 迈向数字能源新时代!2023中国数字能源生态大会圆满举行 华为侯金龙:融合数字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迈向数字能源新时代 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加快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锂电池产业下一步如何发展?麦肯锡最新报告揭示15条重要信息 1-2月储能电池产量超过15GWh,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装车量约38GWh· 具有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目标的各国政府应在2035年之前设定一个淘汰期限,该期限适用于所有细分市场销售的燃油汽车。这些目标应得到立法和具体政策措施的支持,并制定中期目标。
·迫切需要制定更严格的燃油经济性标准和尾气排放标准。此外,所有市场都应对燃油面包车、卡车和其他商用车实施更严格的标准。
·各国政府应制定电动汽车电池回收的要求和标准,并继续支持下一代电池技术的研究。更多的资金和简化许可程序可以鼓励开发和供应新的原材料。
·必须鼓励对新兴电池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以减少对关键原材料的依赖。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和下一代阳极等电池的技术进步应该得到各国政府的支持。
·建立密集的公共充电网络对于缓解电动汽车消费者的里程焦虑至关重要,最终将减少电池原材料供应的压力。尽管自2018年以来,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每年增长10%,但需要进一步投资锂、镍和钴,以适应预期的需求。
·清洁发电投资应与交通运输电气化的努力紧密结合。随着太阳能发电量的增长,将更多的电动汽车充电时间安排在发电量充足的时间,可以实现碳排放和节约成本的最大化。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