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捕快和典史
江阴可是个英雄之城,明末,这座孤城,有一群百姓和一个典史(公安局长)抗击清军铁骑八十一日,取得了正规军都没有的战果。民国,也是在这,爆发了抗日战争中最大的海战,中国弱小的海军以几乎全军覆没的代价,拖住了亚洲第一的日本海军,支援了淞沪抗战。今天就来聊聊江阴抗清,这次战斗十分悲壮,上世纪还有连环画《阎应元抗清》,故事内容十分精彩,是笔者最喜欢的连环画之一。
(资料图片)
连环画《阎应元抗清》
一、江阴概况
江阴扼守长江咽喉,为“金陵南七省咽喉”,因在长江阴面,故称江阴。历史上祖逖、韩世忠、岳飞都曾驻守江阴。明朝时期,江阴有完整的防御体系,有江阴千户所。嘉靖时期为了防止倭寇,在江阴设置江阴营。江阴的城防也曾在武宗朝全面升级,设置了宽阔的护城河和三座水关。嘉靖时增设八座碉楼。至崇祯时期,江阴城高7米,面积1.25平方公里,有砖制城墙、望楼、水关、护城河,是一个具有高级防御能力的城池。这是江阴抗清能持续多日的原因之一。
江阴保卫战
其次,江阴民风彪悍,却又学风兴盛。作为江海门户,江阴交通便利,商业气氛浓厚,商业的发达使得江阴人敢闯敢拼,民风彪悍。而经济的发达又使得该地学风盛行,人人信奉儒家浩然正气。天启年间,江阴人李应升就在斗阉中被魏忠贤杀害。《江阴县志》称:“隆万以来,人品文品俱矫然自立……以故忠烈挺生。”江阴人的性格也是持续抗清的重要原因。
二、甲申国难后的江阴
1644年,甲申国难,北方全面沦陷。而南京弘光朝,被弘光帝倚重的江北四镇拥兵近百万,且大部分为正规军,将领也多经战阵,但仅2个月就被清军击溃。这百万大军在清军南下中几乎没有抵抗,皆望风而降。四镇总兵中,黄得功有志气,奈何独木难支,最后自杀殉国;高杰死于内斗;刘良佐、刘泽清带着部众直接落水当了汉奸,成了清军带路党,率先反攻南京。可见弘光朝正规军的素质。1645年5月22日,南京城破,弘光朝灭亡,江阴明朝官员皆逃亡,江阴政府旋即真空,江阴因此被清廷接管。
同年,清廷下发了剃头令。当时的女真人发式可不是电视剧中的大辫子,而是极度丑陋的金钱鼠尾,整个脑袋全部剃光,只有脑顶一小撮,其发量仅能穿过一枚铜钱,像极了老鼠尾巴,故称“金钱鼠尾”。
真实的发辫演变
金钱鼠尾本是女真习俗,并无政治意义,最开始清朝并非要求全民剃发。但巨奸孙之獬为了谋求女真主子恩赏,厚颜无耻地说,如不剃发,“此乃陛下之从中国,非中国之从陛下也”。为了泯灭占领区人民的反抗意志,打断占领区人民的脊梁,于是清朝要求全民剃发,自此剃发被赋予了政治意义,成了中国人臣服的标志。客观来说,这种发型的确不符合汉人的传统审美,所以人民掀起了反抗。
遗臭万年、千古巨奸 孙之獬(张春年饰演)
6月,剃发令传到江南,江南震惊,江阴、嘉定、常熟、昆山、太仓、武定皆发动起义,这些地方除江阴坚守八十一日外,大多被迅速剿灭。《江上孤忠志》记载,6月20日,清廷派遣了一位新知县方亨,6月27日,豫亲王多铎让江阴剃发,限三日剃完,否则就开杀戒。方亨马上附和,准备全城剃发。江阴学生遂齐聚县学明伦堂,言:头可断,发不可剃。美国汉学家魏斐德更认为:剃发行为甚至连文盲都被激怒了。正是全民参与,才引发了轰轰烈烈的江阴八十一日抗清斗争。
连环画《阎应元江阴抗清》中的起义时刻
三、江阴八十一日
闰六月一日,方亨威胁江阴百姓,说,不剃头就死啦死啦地。此言引发江阴乡勇率先起义,方亨被人民抓获,轰轰烈烈的江阴抗清斗争正式开始。
反抗之初,江阴就有万人相应。典史负责一县刑狱治安,类似今天公安局长。江阴当时的典史叫陈明遇,在江阴官员空缺的情况下,陈明遇就被推举为帅,成为江阴义军的领袖。但陈明遇能力不行,义军和清军的第一次战斗,义军就因指挥失误遭到了巨大损失。陈明遇推荐前江阴典史阎应元担任军事指挥,此后江阴防务就全权交给阎应元。
陈明遇怒斥清廷走狗
阎应元堪称南明最强之盾,他指挥大规模战争的水平也许不行,但守城战打得无出其右。阎应元主持军事后采取坚壁清野、坚决不出城的策略。最初进攻江阴的是汉奸、带路党刘良佐,结果刘军久攻不下。
阎应元怒斥汉奸(连环画原文)刘良佐
后来正规八旗军在博洛率领下,携带汉奸孔有德的红衣大炮到来。《明史》载:“四周围大炮,城中死伤无算,犹固守。”八旗军携带了200余门大炮,清军总人数24万,而江阴城无正规军,仅有10多万百姓。清军用炮持续轰击城墙。台湾省“清华大学人文社科院院长”、历史教授黄一农认为,清军的江阴炮击是17世纪最大的炮击作战,可见清军的势大。到8月21日,在总共据守81天后,城池被大炮轰塌,江阴最终破城。
八旗军
破城之日,阎应元带领乡勇冲向清军,最终被俘,见到博洛,拒不下跪,又不降虏,最终就义,就义前写下了“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万人同心死义,留大明三百里江山”的绝命诗。陈明遇则举家自焚。县训导(县公立学校校长)冯厚敦亦在明伦堂戴冠南向自缢。而江阴百姓无一降者,10万人,除老幼53人幸免之外,全部遇难。江阴抗清斗争壮烈结束。
81日间,10万江阴百姓,在24万清军围攻又孤立无援情况下,接连挫败清军端亲王博洛、敬亲王尼堪、汉奸恭顺王孔有德,清军伤亡达7.5万,创下了连明朝正规军都没有的战绩。
明朝正规军
四、关于江阴抗清的后续
首先,就是死难人数,今日广泛的说法是10万人无一降者,很明显是虚数。清朝出版的《江阴城守记》认为,江阴有乡勇20万,战死者超过17万,即城中死者9.7万,城外死者7.5万。《江阴县志》说,破城之日,妇女为防受辱皆赴水而死,其后清军入城搜尸,找到男女尸体6.3万具。清朝《万古茔记》说,城中死者6.7万,战死于城外者7.5万有余。
其次,关于这么庞大人数死亡的原因,是江阴人真的愿意死节?崖山之战出现过10万军民齐跳海的悲壮,江阴人是学南宋军民?笔者分析不一定是江阴人真的愿意死节,更可能是清军屠城报复,一如扬州。
江阴破城
因为江阴坚决抗清,所以清朝前期江阴始终是清朝重点监管地区。江阴城沦陷后,江阴幸存的部分村民在11月11日又发动起义,但无人主持,没有攻下城防。此后知县刘景绰兴起大狱,对江阴进行了二次清洗,重点清洗江阴下辖各村,“大狱株连数百家”。经过这次株连,江阴有血气的青壮基本被杀干净,只剩下懦弱的顺民,这样清朝在江阴的统治才算稳固。
江阴抗清的事迹,在清朝起初一直得不到承认,江阴也被视为叛乱地,阎应元等人的事迹也被打压。直到乾隆四十一年,基本融入华夏的清朝,才敢公开谈论江阴人民的忠义,阎应元等人被乾隆帝公开表扬,乾隆赐阎应元谥号忠烈,冯厚敦谥号烈愍,陈明遇谥号节愍,自此江阴抗清的壮烈事迹才能得到公开和承认。江阴建立了三公祠,阎应元、陈明遇、冯敦厚被尊为抗清三公。到了嘉庆时期,知县需带头给三公司捐款并主持祭祀。道光时期,三公祠增设神位,将江阴抗清中殉难的诸人皆纳入祭祀之列。
抗清三公
文史君说
客观来讲,刚入关的清朝没有汉化,较为野蛮。汉人反清是合乎情理的,是值得赞扬的。阎应元不过一个县公安局长,却在10万百姓支持下,顶着清军强大的炮火,做到了百万明军没有做到的事。一方面我们看到了人民战争的伟大,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了明朝的腐败,清朝取代如此腐败的政府也是顺理成章的。此后清朝积极融入华夏,乾隆公开表扬江阴三公就是例证。在明清鼎革中,满人的确给汉人造成了极大痛苦,但今天作为共同生活在华夏大地上的中华民族,我们不该为过去的兄弟阋墙而掀起大汉族主义,但也不能忘记历史上的确有一群人,他们在国家灭亡的时期愿意和国家共沉浮,这就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参考文献
庞远:《1645年江阴抗请及其历史记忆》,南京师大硕士2019年。
陆刚:《1645年江阴人民的抗清斗争》,《历史教学》1953年12期。
(作者:浩然文史·紫橘)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浩然文史是全博士团队文史科普自媒体,全网主流平台文史类优质作者。让专业的历史更有趣,让有趣的内容更有深度。古今中外,考古文博,更多内容请关注我们!
标签: